工程案例

海上风电工程

《现代物流》杂志:自动化、智能化驱动中通发展

发布日期:2023-12-17350    已浏览 作者: 海上风电工程

 

  导语:据国家邮政局消息,2017年全国快递公司业务量累计完成400.6亿件,同比增长28%。这一年,中国郑重进入“一天一亿件”时代。巨大的包裹量为公司能够带来利润的同时,也为公司能够带来极大的运营负担,显然,面对这样的业务量人工操作已应付不来,自动化甚至智能化成为了大企业的共同追求。

  行业的迅速成长来自于企业们的迅速成长,短短数十年,中国快递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了又一个“高速神话”。尤其像中通快递,继创造了2016年度美国证券市场最大IPO后,目前已成为快递行业业务量最大的企业。于2016年正式登陆长期资金市场后,中通快递就将购置智能化设备成为了重点发展趋势之一。因此,本刊特地前往中通快递集团上海转运中心进行拜访,为读者带来现场自动化报道。

  中通快递集团上海转运中心坐落于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通常转运中心的设立需要经过为期不短的论证和讨论,但据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全文简称:中通快递)规划发展中心总监王全法介绍,中通快递在对转运中心的设立有着独特的规则。

  “企业的发展和战略需求肯定是重要原因,但是中通快递还会考虑到设立地的市场预期增长情况。如果市场预期能达到公司的要求,公司就会设立转运中心。当然,前提是依靠对市场的深入调研以及各项数据的准确收集。”王全法自信地说道。

  王全法甚至将中通快递的转运中心称为“卡车上的转运中心”,主要是因为中通快递会在全国各地设立临时性的转运中心,来应对当地的市场需求。例如中通快递在陕西武功县设立的转运中心,就为了应对当地苹果上市但物流不畅的需求。由于西安转运中心的存在,一般而言距离西安不足百公里的武功绝对没必要设立,但是王全法坚持要在此设立转运中心。“苹果属于易损品,需要一定的运输环境,而且多次搬运会造成品质的损坏。”王全法解释道,“但是在武功县设立转运中心,首先做到了真正的‘产地直发’,其次减少了苹果的搬运次数,还能利用‘绿色通道’降低运输成本。”据了解,中通快递因此占据近当地80%的市场份额。

  进入上海转运中心现场,就能清楚看到6米高的建筑,其中卸货月台正在忙碌的运作中。据介绍,该转运中心在设立之初就采用了6米高的设计而非行业也普遍的3米,目的是为了安装双层交叉带分拣机。占地面积方面,王全法认为如果按照国际快递企业的标准和经验,将会造成容余过小,导致转运中心爆仓而降低客户服务质量,这更深层的原因是由于中国快递业的飞速成长,已经无先例可循。“目前包裹处理峰值能达到72000/时,远大于行业中等水准的24000/件,如果只有少数大的场地,肯定是不能够支撑这样的工作量的。”王全法进一步说道。

  现场操作员工将包裹搬运到自动伸缩机上然后下一道工序,该设备最长能够延伸至17米的车厢内,借助该设备,整个装卸车的时间能够控制在25分钟内(以17米货车为例)。不同于市场上的同款设备,该设备由中通快递与合作企业一同研发,其最明显的就是台面高度只有75厘米,而非通常的1米。对此王全法解释道,国际设备开发设备时基本以本国市场为主,而中国人相对欧美而言身材偏小,因此在使用欧洲标准的一些产品时会造成人员工作效率的降低。

  包裹经搬上伸缩机后将进行扫描称重,该环节由全自动动态体积重量测量仪来完成,整个扫码称重的环节用时不到1秒。该环节采集的包裹信息包含了重量、体积,还有来源地和目的地,这一些数据除了用于复核和费用结算,还将用于在装车过程中装载率的分配,因此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据了解,中通快递使用的该款设备是采用了二维码识别,识别率达到了99.9%以上。

  接着包裹进入分拣环节,并由交叉带自动分拣机进行完成整个环节。该设备同样由中通与设备商合作研发,并且具备了行业顶尖水平。通常由于自动分拣机设备的性能限制,厚度20毫米以下的扁平件需要分开分拣,但是中通快递通过技术改进,提升了分拣能力,实现了包裹和扁平件的集中分拣,同时也大幅度的降低了成本。此外,该设备的速度达到了行业领先的2米/秒,目前在中通快递所有的82个转运中心中,已有50个使用了该套设备。

  包裹经过分拣后进入装袋环节,其中视包裹的目的地而分为发往下一站和发往派送网点等部分,然后再进行装车作业,在这之前则将进行人工的复核程序。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手持PDA对伸缩机上的包裹进行扫码复核,准确无误后进行装车。

  对于发往派送点包裹,由主驱动带式输送机和载有小型带式输送机的台车将其进行分拣,当台车移动到相应的分拣位置时,转动皮带,将包裹输送至包装袋中,包装带上则印着目标网点的简称,以此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区分和装车。在输送带的一侧,专门设立了监视工位,工作人员通过屏幕显示的各项数据和信息来判断包裹分拣的状态。

  本刊记者提出了是否使用笼车的疑问,王全法对此回答道,笼车在日本企业中使用居多,是因为日本企业希望能够通过快速地装卸,缩短车辆的等待时间,来提升车辆利用率。笼车的使用会降低30%左右的积载率,但是在短途运输中,装卸货效率和车辆利用率的提高能够弥补这样的损失。但是在中国装卸车的时长对于运输的时长而言在大跨度上影响不大,所以运送过程中更注重空间的利用率,也就不会使用笼车。“一种作业模式的产生必然有其合理性,未来也有一定的可能有需求去迫使中国快递公司使用笼车。”

  王全法进一步谈到了目前中国快递行业的自动化水平,他认为只是在起步阶段。企业对自动化关注度的提高一方面来源于人力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等原因,而当行业领头企业的业务量急速攀升,仅靠现有的设备和人力显然无法支持。此外,用户对于时效的要求慢慢的升高,这些意味着对效率和成本的均衡要求慢慢的升高,所以大型自动化分拣设备的使用成为了必须。

  然而正如上文所言,中国快递行业发展晚却发展迅速,不仅是在对企业的发展和规划上没有先例可循,设备方面同样如此,为此,中通快递建立了自身的技术团队。面对本刊记者提出的“专业事由专业人负责,中通快递为什么还要建立自己的设备团队”的疑问时,王全法坦言道,其实中通快递内部也曾有过这样的讨论。诚然,物流设备行业已经建立了成熟的研发体系、制造规律和服务标准,但是作为使用方而言,能够自主掌握技术不仅仅可以更好地发挥设备性能,也可以更加好更快地落实新项目。“若只是仍旧按照原有的经验来规划设计,显然是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当下和未来需求的,因此能说,中国快递行业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王全法在采访中说道,“尽管一二线企业纷纷登陆长期资金市场,但是对于动辄千万的精良自动化设备仍旧是望而却步;加上后期高昂的维护成本,都对企业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中通快递成立了自身的技术团队后,不仅仅可以将原有的设备做改良,例如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原有的复杂电路做成了集成电路,同时也提高了维修效率。除此之外,依靠自身的技术团队,中通快递将原本漫长的安装、调试工期极大地缩短,以200个小车、12个供包台为例,中通只需要7天就能够安装好,两周内就能完成测试并正式运行。这也为上文提到的“卡车上的转运中心”提供了技术支持。

  同时,此举也为中通快递旗下的加盟商提供了不小的助力。中通快递不仅为不少加盟网点研发了定制化的设备,同时也会将转运中心前移到加盟网点,例如武功县转运中心的设立。王全法郑重地表示,想要通过一些手段来加强对加盟商的控制力在中通快递而言是不合理的,平台应该思考怎么样帮助加盟商发展壮大而非榨取利益。加盟商的发展,自然会带动平台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双赢。如此双方的信任加强,加盟商对总部的命令执行得也更到位。“一如之前中通快递的公开涨价。”王全法说道,“其实在目前环境下,做出如此决定需要有极大的勇气。中通快递对自己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有信心,而这信心就来源于总部与加盟商的融洽关系。”

  谈到未来行业及企业的自动化发展,王全法表示目前行业中已经有部分企业的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甚至能够称之为智能,但中通快递做的远远不足。中通快递一方面会加强与合作方的合作,同时也会更加严格地筛选合作方,中通快递认更青睐于能够顺应中国市场发展的企业,能够考虑到未来业务的精准需求,以此成就双方的共同发展。“目前快递行业的智能化发展仍刚刚起步,当然最高的境界就是智慧管理。我希望,未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黑箱状态’,这才是智能的体现。”王全法总结道。

  来源:现代物流杂志社微信公众号(xiandaiwuliuzazhi)有删改

  来源:现代物流杂志社微信公众号(xiandaiwuliuzazhi)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