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案例

工程案例

近30个!多所高校官宣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发布日期:2023-11-28331    已浏览 作者: 工程案例

 

  西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公示了学校2022年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建立项结果。

  据北京大学3月16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十四五”第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名单,北京大学“考古科学”和“重大疾病流行病学”获批建设。

  “考古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由考古文博学院牵头建设,实验室主任为吴小红教授。实验室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基于北京大学科技考古的深厚基础,充分的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运用科学技术提供的新手段新工具,提高考古工作发现和分析能力,探索科技考古的新型研究模式。实验室布局考古年代学、环境和生业考古学、生物考古学、考古材料学四个研究方向,力争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贡献力量,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重大问题。

  “重大疾病流行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由公共卫生学院牵头建设,实验室主任为詹思延教授。实验室坚持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和人民健康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的重大慢性病和传染病,以慢性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大数据驱动的研究设计与分析技术、循证评价与决策为重点研究方向,以实现人群为基础的重大疾病科学防控、促进公众健康为核心目标,以流行病学为核心方法,以公共卫生的数字化转型为发展导向,以循证评价和循证决策为支撑,开展系列研究,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据南京大学3月25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十四五”第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名单,南京大学“极端性能光电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

  电磁波感知作为人类认知世界最重要的途径,感知技术的突破带动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极端性能光电技术是实现极限感知的关键手段。人类一直追求突破视觉的限制,拥有看得更远、更清、更广的能力,从技术上讲,就是需要光电技术具有极高灵敏度、极限分辨率和极宽探测谱。

  实验室围绕空天探测、重大环境危机监测和先进半导体制程设备等领域对极端性能光电探测技术的需求,突破现有光电探测成像技术的物理限制,同时满足大视场、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效率和高动态范围的要求,围绕实现宽谱高效单光子探测器及其在通信和雷达中的应用,以及高速宽光谱技术在危化品泄漏实时探测中的应用等核心任务开展科研攻关。

  实验室将以此次获批建设为契机,切实贯彻落实学校“奋进行动”实施方案,逐步加强有组织科研,聚焦关键领域,努力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突破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据上海交通大学3月20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十四五”第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名单,上海交通大学“极地生态与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麻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

  “极地生态与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海洋学院建设,实验室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以基础和应用科学及国家需求为主线,聚焦极地生态保护和极地治理,设置极地ECO、生物种群、资源利用和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等重点研究方向,全方面提高对极地生态环境过程的认知,科学评估极地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利用,研究碳汇过程及其变化,为我国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参与极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国际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麻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牵头建设,整合基础医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等研究力量,瞄准如何逐步降低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和死亡率这一世界共性的麻醉医学难题,凝练出难题背后不同器官/系统在围术期交互作用机制这一瓶颈科学问题,聚焦神经系统与外周重要脏器(如肝脏)的交互作用这一主攻方向,开展解决围术期难题所需的医工交叉研究。实验室将以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相结合的形式推动该麻醉医学难题解决,努力建成围术期多器官、多时间段、多领域间交互作用研究的主阵地和公共平台,促进我国围术期救治质量的逐步提升,降低患者术后远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共同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2022年11月,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组织了育部重点实验室评审工作,学校推荐了智能计算与应用、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两个实验室参加,教育部根据专家评议的成绩,经研究,学校两个重点实验室均拟予以立项支持。

  根据《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关于公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建立项结果的通知》要求,现将依托同济大学建设运行的新建立项实验室予以校内公示。

  2022年,教育部组织了新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评审工作。根据专家评议结果,依托学校建设的“社会计算与认知智能”和“智能生物制造”两个实验室拟予以立项支持。

  近日,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下发了《关于公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建立项结果的通知》,依托吉林大学建设的“物质模拟方法与软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立项支持。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学校科学技术创新、人才教育培训、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是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次“物质模拟方法与软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对计算方式和软件的战略需求,致力于发展原创科学计算方式,研制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计算软件,培养既能发展计算方式又能研制计算软件的高品质人才,为提升我国计算科学的核心竞争力作出贡献。

  根据《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关于公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建立项结果的通知》,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拟对依托兰州大学建设的量子理论及应用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予以立项支持。

  东南大学科研院发布《关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建立项结果的公示》。根据教育部通知,对拟立项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做校内公示。

  近日,教育部发文,“人机物融合群智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立项建设。

  重点实验室由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人机物融合智能计算团队牵头,复杂软件系统等团队参与共同建设。於志文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将面向人机物融合万物智能,服务高端装备制造、公共安全、军事智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开展人机物融合群智计算基础理论、方法与系统研究,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立群体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群智感知认知与决策技术、人机物融合复杂软件技术、人机物融合群智计算系统等四个研究方向。

  近日,重庆大学官网发布《聚力打造基础研究原始创新高地 重庆大学为科技强国注入强劲动力》一文。

  根据《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关于公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建立项结果的通知》要求,对学校拟予以立项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做校内公示。

  西南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发布《关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建立项结果的公示》。

  2023年2月,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申报的“硅酸盐质文物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新建立项。

  硅酸盐质文物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由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牵头,以上海大学考古、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力学等重点学科为依托,联合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力工学院、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理学院、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等共同申报。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近期发布通知公示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建立项名单,青海大学副校长梅生伟牵头申报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智慧运行”实验室获批组建,成为学校第4个由教育部批准立项的重点实验室,团队由学校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土木工程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相关科研人员共同组成。

  根据《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关于公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建立项结果的通知》要求,现将立项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2月17日-2023年2月24日。